东暖阁内朱由检看着周遇吉传来的密信,对王应熊、陈演等人好处理,可是这个周奎咋办呐?
“大伴!把嘉定伯名字去掉吧!其他人着东厂秘密监视,朕早晚和他们算账。”
朱由检眉头紧皱还是决定放过周奎,不为别的,只因为他是婉儿的父亲,他是朱慈烺、坤兴还有那个即将出生皇子的外公。
“老奴多句嘴,陛下对娘娘是不是太过宠爱了,此恐非大明之福,陛下之福呀!陛下,据东厂密报,嘉定伯仗着自己是皇后娘娘的父亲,在京城横行霸道,侵占百姓商铺,百姓们均是敢怒不敢言,现在又密信周将军,打算出卖大明朝廷,如果皇后娘娘知道这些事也不会姑息的,还请陛下三思。”
“哎!就照朕的旨意办吧,另找人警告一下他,希望他能有所收敛,朕不希望婉儿伤心,明白吗?”
“老奴遵旨!”
东暖阁侧房周婉儿挺着大肚子泪流满面,朱由检和王承恩的话她都听见了,本来打算悄悄给丈夫送碗鸡汤过来的,无意中听到自己父亲做了这么多丑事,最重要的是陛下因为不想让自己伤心不打算追究父亲周奎。
“春儿,把嘉定伯给本宫叫来。”回到坤宁宫的周婉儿脸色复杂有幸福有愤怒,幸福的是没想到自己嫁的夫君对自己如此好,在封建时代以男为尊,恐怕世界上没有哪个男人能对女人百依百顺吧!
更何况这个男人还是大明天子,说出去谁信呐!可是周婉儿真的遇到了,除了幸福还是幸福,同时对自己父亲的所作所为尤为气愤。
当天,周后在坤宁宫大骂自己父亲嘉定伯之事传遍整个宫城,周婉儿除了指责父亲外还在宫外设了个状告台,专门供百姓举报嘉定伯恶行,皇后娘娘会亲自为百姓做主,赔偿受害人损失。
最先没有百姓相信,皇后会因为贱民而得罪自己父亲吗?百姓硬是不信,最后还是朱由检帮忙动用锦衣卫强行把一家绸缎铺的老板请到状告台。
周婉儿的办事效率很快,查证属实后,勒令嘉定伯府退还店铺,并且赔偿老板损失白银五十两。
随着第一个告状之人得到妥善解决,瞬间引起京城轰动,无数被嘉定伯府抢夺生意的商家纷纷前来告状,周奎伯爷躲在家里哭啊!就嚷嚷着养了个白眼狼。
短短五天,嘉定伯府吐出白银近两万两,退还店铺近八十间,可谓损失巨大。
就在周奎守财奴伤心欲绝时,东厂番子进入府内,陛下密旨,嘉定伯的损失陛下会承担,希望嘉定伯日后好好经商赚钱,不要利用皇亲国戚的身份强买强卖,朱由检更是苦口婆心言明了其中的厉害关系,告诉周奎有了皇亲的身份,你正儿八经做生意不一样能赚钱吗?谁敢得罪你呢?你强买强卖欺负百姓,惹得天怒人怨就算朕也保不住你。
最后朱由检给了警告,如果周奎狗改不了吃屎,朕不介意让你去地府做生意。
恩威并施,朱由检希望周奎能有所改变。
周奎经这么一遭确实明白了一些,原来自己的女儿并不会处处袒护他,如果得罪了所有百姓,即使女儿是皇后自己也躲不过杀身之祸呀!所以周奎决定听陛下的话,老老实实做生意。
周皇后大义灭亲之举引得百姓一致好评,京城百姓茶余饭后有了谈资,嘉定伯府的事新鲜劲还没过,三批快马从三个方向而来直奔京城兵部。
湖北谷城县张献忠扯旗反叛,襄阳告急!
李自成攻入河南新蔡县,汝阳告急!
黑风寨三万反贼兵围徐州,徐州告急!
看着三封告急文书,兵部尚书杨嗣昌瘫坐在兵部衙门大堂,喃喃道:“多灾多难的大明!这可如何是好?”
有很多人会说,才三股反贼杨嗣昌怎么成这样了,以前高迎祥出来的时候,大明内部至少数十股反贼,那时候不一样剿灭了吗?
这三股可不是高迎祥那会,高迎祥那会反贼虽然多,但是窝在一起好剿。
现在是江南一伙装备精良战力强悍的黑风寨,湖广一伙张献忠、河南一伙李自成,大明派兵围剿只能剿一方,不可能三线开战,因为没钱!也没这么多兵了,大明的卫所军根本不堪用。
杨嗣昌在心里估摸着大明的军队,辽西十三万大军不能动需要防备建掳皇太极,孙传庭的三万秦军可以调动加上陈奇瑜手里抽调的两万五省精锐,再有秦良玉五千白杆兵。
满打满算,杨嗣昌能数出来用于剿贼的军队只有六万不到。
五万兵马三线开战现实吗?一点不现实,在杨嗣昌心里甚至都不敢去剿黑风寨,如果这五万人马损失殆尽,大明内部再无强军剿贼只能抽调辽西军,可是辽西军一动皇太极肯定会趁虚而入。
历史上李自成围攻北京时,京营之所以只剩下几千老弱,就是因为京营士卒都被抽调外出剿贼。
第一次是傅宗龙带京营两万前往陕西汇合陕西军入河南剿李自成,兵败两万京营全部战死。
第二次是汪乔年入河南剿李自成,朱由检又给了他一万京营士卒,项城兵败一万士卒全部战死。
第三次是孙传庭,五千精兵足以的孙传庭带走了大明最后精锐,五千京营毅然奔赴沙场,战败!全部殉国。
孙传庭战败后,大明除了仅剩的辽西吴三桂手里的四万辽西残兵,再无力量阻止李自成,要说有也就只剩下勇卫营了,周遇吉带领三千勇卫营毅然奔赴宁武关,死守举家殉国。
朱由检之所以如此宠信周遇吉,给其独领一军的机会,就是因为周遇吉和孙承宗一样,在历史上都是举家殉国之人,不论男子、女人周遇吉一家全部在宁武关战死,记住是战死,不是被杀。
按朱由检的话来说,如果连周爱卿都不能信任?还能信谁?
如果周爱卿成为岳飞,那么朕绝不允许朝堂有秦桧,正是朱由检的用人气度,导致洪承畴、陈奇瑜、卢像升等人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朱由检,感受到了圣君明主在位。
杨嗣昌想了半天也没有主意,拿起告急文书走出衙门,前往老师大明首辅温体仁府上。
此时的温府老温坐在太师椅上摇摇晃晃哼着小调正在和洪承畴、陈奇瑜品茶。
“温老!明日朝会还请您在陛下面前举荐下官前往湖广剿灭张献忠此撩,下官恨不得将此撩千刀万剐!最好是嘿嘿…最好能把何五再配给下官。”
陈奇瑜喝了一口茶一副贱笑道。
“嗯!不过本官觉得陛下会先剿河南的李贼!恐怕会令奇瑜失望咯!”
“哼!孙传庭太无用,手握三万大军既然没能把李贼围在陕西,可恨!”陈奇瑜对这个下属甚为老火。
“哈哈…陈督师这是有多恨张贼呀!不妨事剿了李贼再剿张贼是一样的。”洪承畴笑呵呵的说道。
三人的讨论都是李贼、张贼并未讨论围困徐州的黑风寨三万大军。
开玩笑那是陛下亲军,那是大明最精锐最强悍的烈焰军,是大明的依仗。
与温府不同,王府一群佞臣嘴炮也在讨论反贼,不过他们讨论的是黑风寨。
“陈侍郎,徐州的朱元帅、谷城的张大王、新蔡的闯王可有回信?”王府客厅这群人公开讨论反贼,但是称呼都是大王呐、元帅呐之类的,不是温府三人的称呼李贼、张贼。
“徐州朱元帅回信愿意接受我等投诚,希望我等阻止朝廷派兵围剿让朝廷先围剿李贼最好,朱元帅还说,只要办成此事日后我等就是开国功臣,至于河南和湖北还未回信。”
吏部侍郎陈演喝了一口茶乐呵呵的回答。
“哼!本官压根看不上他们,一群流贼而已!王老!依下官分析眼下之局势最有可能成大事的就是山东的黑风寨,据下官派去山东的探子回报,朱元帅手里带甲十万,兵精粮足!又占有山东全境,百姓归心,山东全境都是一副繁荣昌盛的景象,所有百姓均是面带笑容,这就是预兆啊!现在朱元帅已经发话,我等的机会来了。”
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分析的头头是道,完全正确,现在的山东百姓纷纷送子参军,要不是粮饷不继,足以扩军二十万。
和别的地方抓丁入伍不同,山东是主动自愿参军入伍人家黑风寨还不收。
百姓心里的想法很简单,看着自家绿油油的庄稼地,这些都是黑风寨带来的,听说黑风寨的首领是朱元帅,在百姓心里谁都能死能败,朱元帅的黑风寨不能败。
所以只要黑风寨征兵告示一出,一群青壮纷纷争抢入伍,只为保护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过上吃饱穿暖的好日子。
这就是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烈焰军说是为陛下而战,其实更多的是为家人而战,只因为陛下能让他们的家人过上安稳的日子所以他们自愿为陛下而战,悍不畏死勇往直前。
次辅王应熊也派人去过山东,看到的景象和光时亨说的一致,他也觉得能成大事的只有黑风寨,至于张献忠和李自成难以成事。
所以王应熊奸佞之首直接拍板,抱紧黑风寨的大腿,日后成为开国功臣,荣华富贵必将继续延续。
这群瘪犊子似乎忘记了一个重点,那就是黑风寨的首领怎么也姓朱?而且从来没人见过这位传说中的朱元帅。
杨嗣昌到温体仁府上后,温府三人变为四人,因为有所谓的“外人”在场,温体仁、陈奇瑜、洪承畴聊天自然就带上了黑风寨“反贼”,最后四人会议结束,决定明日上朝奏请陛下先剿李自成。
第二日朝会,大明朝廷的能臣忠臣以老温为首上奏朱由检派兵入河南围剿李自成,以老王为首的奸佞内心开怀畅笑瞬间附议。
这是朱由检重生过来之后唯一一次没有争吵的朝会,所有大臣的观点空前一致。
造成这一切的当然是周遇吉奉朱由检密旨行事,老温当然不会上奏派兵围剿黑风寨,怕就怕那群嘴炮。
当周遇吉收到那群嘴炮奸佞的投诚信时,朱由检马上有了主意,你们愿意投“贼”自然要办事咯,于是曾经一致要求朱由检派兵围剿黑风寨的王应熊等人瞬间变了风向。
朝会结束朱由检大哥大手一挥,下达围剿李自成的旨意,调孙传庭部、陈奇瑜部共五万大军入河南剿贼,任陈奇瑜为主帅,孙传庭为副帅。
此时在河南汝阳府外的李自成正在热情招待两伙前来投靠的人。
一伙是李岩,曾在山东造反,后黑风寨攻入山东,李岩觉得他们名气虽然大,装备也精良,但是名字太差,叫什么不好叫个黑风寨,感觉就是一伙土匪,于是放弃了投靠黑风寨的打算,转而前来河南投效闯王李自成。
按李岩的话说,一个叫闯王叫闯军;黑风寨叫啥?叫啥朱元帅还没人见过,连他手里的兵都没见过朱元帅,至于黑风寨的军队叫什么那简直乱七八糟,有的喊他们义军,有的喊他们寨军,有的直接喊土匪,就没个正经名号,一看就成不了事。
所以李岩放弃了黑风寨,来到河南投效李自成。
如果李岩知道黑风寨的朱元帅叫朱由检,黑风寨之军叫大明烈焰军,不知道他会不会改变想法,停止造反成为一名光荣的官军。
另一人就牛批了,带来了十个小弟,装备可谓绝对精良,李自成都看傻眼了,从头到脚被盔甲包裹的严严实实。
这人叫李定国,他说黑风寨的朱元帅不行,用人唯亲,自己有很强的本事混了几年还是个小旗,心里不爽于是带着十个小弟跑到河南投靠闯王。
李定国还有另一个身份,朱由检亲封大明谍情司二等谍情,功成身退后李定国就是未来的一军主帅,从此李定国的梦想就实现咯!
李定国的主要任务策反李自成部的忠义之士,配合剿贼的陈奇瑜、孙传庭将李自成困死在河南境内。
李自成部派了谍情,张献忠那边自然也派了,不过比李定国混的差点,这个谍情叫李凉,就是游击将军李山的弟弟,也是个小旗,投靠张献忠后混的凄惨呀!
“又没了?”李凉带着穿的破破烂烂的十个小弟站在伙房看着空荡荡的饭桶摸了摸肚子。
“抢不到活该你饿肚子,下次记得下手快点,你们以前究竟是干嘛的?我发现你们几个每次开饭都老老实实的待在后面排队,哈哈…笑死我了。”
李凉和他的小弟因为深受军纪毒害,每次开饭两条腿就不听使唤,老老实实在后面排队,也不去抢,这不都两天没吃东西了,小弟们的眼神表示俺想回家,俺想烈焰军的兄弟,俺不玩了,尼玛跟张贼玩造反连饭都没得吃,玩个鸡毛啊!
“忍一忍,兄弟们!晚上开饭的时候咱们去抢!”
李凉用舌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安慰着自己的小弟,想当年在烈焰军何曾受过这种苦,这种苦也就当灾民那会,自从成为烈焰军从来没饿过肚子,伙食还特别好,三天一顿肉食,绝对管饱。
重骑兵和重步兵更是顿顿都是肉食,一个个吃的身强力壮。
到了晚上放饭,李凉和他小弟的优势瞬间暴露出来,虽然饿了两天,但是身为烈焰军的身体素质和这群流贼抢饭一点问题没有,十一个人瞬间冲入人群,没多久每人手里拿着个黑乎乎的不知道啥玩意的东西走出人群。
“他娘的,这啥玩意,硬邦邦的咬都咬不动。”
“野菜棒子里面有点点粗粮!知足吧,俺们现在不是在家里,吃吧!”
十一个人咬着硬邦邦的食物,窃窃私语着什么,李凉准备策反张献忠手底下的一名大王咯。
这人叫刘国能,大明军户出身,曾当过总旗,后来投降张献忠,但是刘国能的母亲貌似身受儒家思想(忠于君主,舍生取义)毒害,每次见到刘国能都会破口大骂,说刘国能不忠不孝,让刘国能赶紧脱离张献忠去给朝廷请罪。
这些消息被李凉得知后,觉得刘国能此人可用,准备实施策反。